目前分類:推薦&分享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看了4部藝文片,想起剛看完的感動, 真的很難以形容......

{The Walker}  {Woman in GOLD}  {LA Famille Belier}  {The Salt of the Earth}

恰巧四者跨界連結了 舞蹈/ 繪畫/ 音樂/ 攝影,

小小的心得如下:

觀03_4H5G7243_行者_金成財攝_774K 

從{The Walker}:

行雲流水般舞動生命中如同呼吸起伏的身體,

極盡一切地心靈創作, 「活出舞蹈,舞出生活」。 

 

520401

從{Woman in Gold}:

如洋蔥般剝出了戰爭的傷痕,畫出了光芒背後的真實。

遲來的正義,安慰的僅是現在卻回不去的曾經。

 

photo

從{LA FAMILLE BELIER}:

聽不見的音符裡,唱出了最美麗的天空。

生活掙扎和現實挑戰,相守&放手,一切終歸於愛。

 

sebastião-salgado

從{The Salt of the Earth}:

震憾人心的歷史學&社會心理學, 張張道出人類的殘忍,貪婪,和渺小。

生命的絕望與希望,反思與回歸, 身為人, 改變永遠不嫌晚。

 

<後序murmur>

這四部我都愛, 但如果真的要排一下, 我非常地推{The Salt of The Earth}

這部片有著全然不一樣的視野, Salgado用他的相機在擁抱生命,

感受並體會一切生命的起承轉合, 訴說大自然與人類的另一面。

再加上兒子的掌鏡拍攝,更將大師的平面視覺轉為立體語言,

讓觀者能更親近攝影師的心靈層面。(當然,只觸及毛皮...XD)

看片的過程中,突然想到,台灣的攝影者自稱為師級的也不少,

但僅是用相機「看」或「議」世界, 而非用相機真實地「擁抱」世界。

少了原味, 再多, 也只是添加了過多的人工香料味。

 

(影像來源出於google大師)

 

文章標籤

Kim Pu (阿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47jNt1O1-k  

近日看了一部沒有親情愛情激情的故事,卻是滿滿對這片土地無限真情的最佳「淚光閃閃」紀錄片!

是台灣人的我們,喔!不!是所有在這地球上生活的人,都應該看看大地之母曾給予了我們什麼,而我們又是如何將自己推入毀滅之中的...

是的,沒有站在這樣的高度,是沒有辦法看見這樣的台灣。

身為台灣人,我們總是自以為很了解這片土地,總以為做的事情只要看不見就沒什麼關係,

金錢導向的資本主義,從工業化開始就一直侵蝕著人心,健康,以及快要看不見的未來。

很多前人都說,我們是要留給後代一個美麗的世界,但那份「美麗」的藉口背後,換來的只是無止竟的「遺憾」。

在邁向現代化科技化的同時,我們也掉進了物質化私慾化的深淵,而且無法自拔...

 

現今堆行著回歸自然的運動,開始有人認知道要節約要環保要健康....是的,誰不想要無毐的世界?

但也許1個人正打算改變世界時,正有10000個人正在努力地宣示要向錢行,拼經濟!!

有機的栽種,卻也部分漸漸地成為商人們眼中的金蛋;有錢有健康食品,沒錢就只好當沒毒的?!

很多東西看不見,不表示不存在。

地球的污染,台灣的毀壞,以及我們自己身體裡的腐敗,都不容易看見,卻又那樣的真實每日上演。

可知,也許有一天科幻情節裡,最平等的空氣、水、陽光都要付費才能獲得時,人們還能算是真的活著嗎? (悲)

 

 

多麼的矛盾!! 全世界都繞著錢跑,因為沒有錢不能活,是的...但沒有了可以生活的土地,就跟本不用想怎麼活...

國人的病痛不是平白而來的,是我們自己和悪魔打交道換來的共業,是悪性循環下的犧牲者

 

當然,這部電影並不是恐怖片,只是看了之後,感慨萬分...

才知道我們的土地是那樣的絕世美麗,那樣的值得被驕傲地贊歎!

即使受了百年也救回不了的傷害,仍舊是努力地想為我們人類提供滋養,為這片曾為寶島的福爾摩斯之名而堅持著。

這是第一次,深深地被台灣這片土地呼換著...

如果可以,希望能讓全台灣,全世界看見台灣的美麗與憂愁,在感恩的同時,也要能有所反思...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一個台灣!!

我們僅存的淨土已經少之又少,在過度開發又不堅守保護的話,

「愛台灣」這個口號就只是一個笑話,因為在未來,我們將不會有寶島的存在。

 

給我所有的朋友們共勉之,一起為台灣保有一份「有尊嚴的美麗」。

~改變~從自身做起。

 

感謝本片的導演:齊柏林 (大推)

i2297197.jpg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www.youtube.com/embed/J47jNt1O1-k"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文章標籤

Kim Pu (阿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洞裡的斯巴克} _台灣繪本協會第四期繪刊

 

(書本介紹) 

每個人的心裡其實有很多有形無形的小洞,那些是什麼呢?

可能是生命裡的缺憾、是身體上的缺陷、或精神上的迷失。

相對地,它也可以是躲藏的暫居所,亦是重新開始的光明口。

洞是怎開始的?誰都說不準。

但存在的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對自我思索的過程。

書中的主人翁斯巴克,一個沈默出現的小人物,

用一切想像來幻化各種可能的解釋,將自身鳥化,深切探索困處於虛實的籠洞世界。

「現實中渴求的解放,就如同呼吸般那樣地被需要...」


歡迎留言訂購,簽名版只剩最後四十本,每本定價$300

 

(封面)

 介紹圖 

(封底)

封底

(內頁圖_P6)

第六篇圖 

(內頁文_p6)

第六篇文  

文章標籤

Kim Pu (阿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這本書就像是

踩在歷史的街道,嚙食著昏沉的恐懼,渴求字彙裡的解救,

卻又沉淪在主義的荒誕,壓抑在潮流的嘲笑中,

智慧沒有給予身体的自由,但心裡已解放受困過久的靈魂。

是一場悲傷卻流不出淚的絕享~ by Kim Pu

這是我讀完赫拉巴爾這本好書,當下在FB寫上的推薦文,時間停在2011.07.23,

雖然已過了近半年的時間,但每當回想起這本書的字句時,總是幽然地又看見了那股灰濛時代的畫面。

也許很多人讀過之後,會覺得這本書過於沈重與悶灼,朋友們也會這樣對我說,

甚至會覺得作者使用過多重覆的字眼在敘述主人翁的生活與時代的混沌。

但對我而言,

沒有什麼能夠比咀嚼當時的感受與困頓的心情更適合去体現作者筆下那股壓迫的窒息與渴求的解放,

尤其是翻閱到最後,那一份深沈卻又釋懷的無奈,憂然地為作品落下了無限靜默的絲愁與回盪,

讓合上書本的我一同陷溺至暗漩之中,困阨在空虛的自由思想裡...感受孤寂。

無論如何,它都映照了赫拉巴爾活著的意念與藝術。

 


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

Příliš hlučná samota-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

 

作者 Bohumil Hrabal, 譯者 楊樂雲


文章標籤

Kim Pu (阿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